計算機系舉行教師座談會
計算機系教師座談會於2006年1月6日下午舉行🛂。參加座談會的有計算機系全體教師(含部分實訓基地的教師和外聘教師)和教務處錢處長。座談會由系主任助理陳康老師主持。
計算機系主任沈孟濤教授首先回顧了2005年在教學工作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重點談了對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分叉教學和05級C語言課程的改革方案,並對2006年新生教學計劃的製定提出了設想👩🦯。接著由茹誌鵑老師😐、吳青老師🙅🏽♂️、歐陽禹老師、徐金寶老師♥️📛、顧步雲老師🧑🏿🎨、陳康老師、周濤老師和徐小霞老師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茹誌鵑老師在發言中介紹了C語言課程的改革方案中“C語言課程”和 “數據結構”課程合並教學的經驗,茹老師從數據結構課程改革前存在問題開始談起🧑🏻🎄,談到在課程合並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措施👌🏻:(1)抓住本門課程的重點。(2)講清楚數據結構與C語言之間的關系🟫。(3) 突出課程的實用性,對教學內容做適當調整。(4) 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5) 采用案例教學法。(6) 講課過程中註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如何解決“程序”上機實踐中學生人數多與輔導教師少的矛盾🚉,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方法🤽🏼♀️:(1)上機采用分組管理。(2)明確上機任務🚴🏽👨。(3)讓上機內容可視化。使學生通過僅一個學期的教學👩,建立起初步的編程思路。再結合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實訓,強化這種思路🧑🏻🔬。
吳青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專業分叉教學”對學生的推動🙅🏽。進行分叉試點教學🥷🏿,學生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及視頻方向分叉。分叉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一個“實”字🫱,使學生集中精力去學到本專業的專業技能之一,吳老師說:“分叉班的特點就是就業方向和學習方向明確”。
承擔分叉班嵌入式系統方向教學的歐陽禹老師談了如何調動學生學習“嵌入式系統課程”的經驗:(1)管👨🏽⚕️: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量化管理🤹🏿;(2)促🌮↕️:在保證課程內容實用性的基礎上增加課程內容的趣味性⛅️,督促吸引學生學習;(3)巧:把教師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介紹給學生💆🏻♂️,從而巧妙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上少走彎路💁🏽♂️,更快的掌握課程知識技能🚶♂️。
多年來在計算機系上課的徐金寶老師雖然是外聘教師,但在該系教師和學生中的影響較大。他談了編程類課程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手段🫃🏻,在上課過程中還是要以板書、講解去闡述書中精粹,要適時地對學生“如何做人”進行引導🎅,體現“大教育”的思想,幫助學生明確方向,提高信心。
會上🏸,外聘教師顧步雲也談了這學期針對學生的特點在“IT項目管理課程”中所做的嘗試和改革。根據學生“逆反心裏”比較強的特點🟰,提出采用循循善誘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強製學生學習,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陳康老師在發言中提出了“課程設置和課程改革”思路:從有利於學生成長👨🏻💼,工科學生適當配置社科類及管理類課程。在課程安排上考慮集中授課的方式來避免目前課程時間跨度太長的問題。
輔導員周濤老師也談了學生管理工作體會🧩:(1)做學生管理工作要全身心地投入。(2)在嚴格管理的前提下🫅🏻🦸🏽♂️,辨證地分析學生,發掘學生的閃光點🧎🏻♂️。(3)抓重點工作🤏,做重點學生的工作。使工作忙而不亂。(4)關心、扶助重點學生🌒,使學生不掉隊🦹🏻♀️。總之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同時還要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雖然工作千頭萬緒,但只要能抓住重點,工作起來就井然有序🚶🏻🥚,得心應手。
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多年的徐曉霞老師🈸,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提出👩💼:(1)要耐心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面的思想疙瘩,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找到學習與自身興趣的結合點;(2)教師對學生嚴格考核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3)輔導員老師經常性的檢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學生曠課⤴️🖕🏼,製止課堂不聽課的現象;(4)教師和輔導員要雙管齊下,共同管理與教育學生🧜🏻;(5)適時召開班會🏄♂️🚽,在學生管理中作用突出班會的作用;(6)做學生管理工作要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心態要平和🚖。
大家對各位教師的發言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和觀點,使計算機系今後工作的思路更清晰,更明確💠🍗。
最後,參加會議的教務處錢浩希處長作總結講話⛹🏻♂️。錢處長對計算機系2005年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贊揚計算機系的老師個個有思想🎇🐟,把精力放在工作上𓀆。同時錢處長對計算機系今後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本次座談會的目的就是總結交流半年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和聽取教師對系在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意見,促進系改進工作🩰,以利今後繼續前進💁🏻♂️。
座談會結束後📰,大家都表示👨❤️👨:“此次座談會召開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時,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大家以此為新的起點,汲取座談會上各位老師的寶貴經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符合高職特點的教學和管理模式⁉️,與時俱進,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為天辰娱乐建成高水平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而努力奮鬥。”(徐建華)